3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啤酒如何使用瞬间杀菌法进行杀菌。杀菌是延长啤酒保质期的关键举措,今天澳门精准四码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生产啤酒时,如何使用瞬间杀菌法进行杀菌。
在30吨啤酒厂糖化系统中应用瞬时杀菌法(高温短时杀菌,HTST)生产啤酒,需结合设备升级、工艺优化与自动化控制,以平衡杀菌效率与啤酒风味保留。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
一、核心设备配置
三段式板式换热器
结构:采用预热段、加热段、冷却段三段设计,实现啤酒与热媒(热水/蒸汽)的高效热交换。
材质:选用316L不锈钢,耐高温(≥120℃)且抗腐蚀,确保长期使用无金属离子析出。
参数:处理能力需匹配30吨/日产量,建议选择换热面积≥50㎡的设备,确保啤酒流速稳定(≥5m/s)。
高压啤酒泵
功能:提供稳定压力(≥1.2MPa),确保啤酒在换热器中均匀流动,避免局部过热或杀菌不足。
选型:优先选用变频离心泵,可根据流量需求调整转速,节能且减少机械剪切力对啤酒泡沫的影响。
自动化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采用西门子CMI程序控制器,实时监测加热段温度(目标72-75℃),误差≤±0.5℃。
时间控制:通过流量计与保温管长度计算杀菌时间(目标25-30秒),确保PU值(巴氏杀菌单位)达25-30。
压力控制:配置压力传感器与变频器,自动调节泵转速,维持系统压力稳定。
二、工艺流程优化
啤酒预处理
过滤精度:糖化系统出口麦汁需经0.45μm陶瓷膜过滤,去除酵母和大部分细菌,减少瞬时杀菌负荷。
CO₂控制:灌装前啤酒CO₂含量需稳定在4.5-5.0 g/L,避免杀菌过程中因压力波动导致泡沫溢出或杀菌不均。
瞬时杀菌操作
升温阶段:冷啤酒(4℃)经预热段加热至68℃,再进入加热段快速升温至72-75℃。
保温阶段:啤酒在保温管中流动25-30秒,利用高温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如乳酸菌、野生酵母)。
冷却阶段:杀菌后啤酒通过冷却段迅速降温至18-20℃,再经换热器最终冷却至4℃,保留原有风味和CO₂含量。
关键参数控制
温度:72-75℃为最佳杀菌温度,过高会导致风味物质(如酯类、高级醇)损失,过低则杀菌不彻底。
时间:25-30秒可平衡杀菌效果与能耗,PU值需通过实验室检测验证(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挑战试验)。
压力:系统压力需≥1.2MPa,防止啤酒中CO₂逸出导致受热不均。
三、二次污染防控
设备清洗(CIP)
碱洗:使用2% NaOH溶液(60-70℃)循环清洗30分钟,去除蛋白质、多酚等有机物。
酸洗:采用1%磷酸溶液(40-50℃)循环清洗20分钟,中和碱液并去除无机盐垢。
蒸汽灭菌:每周进行1次饱和蒸汽(100℃)灭菌,保温60分钟,确保设备无菌状态。
包装环境控制
灌装室:保持正压(≥20 Pa)和湿度(≤60%),避免外界微生物侵入。
瓶盖杀菌:瓶盖用75%乙醇浸泡5分钟或紫外线照射30分钟,确保无菌。
无菌水顶水:杀菌后啤酒需用无菌水顶出管道内残留,防止微生物滋生。
四、成本与效率分析
能耗对比
蒸汽消耗:瞬时杀菌法蒸汽耗量约220kg/h,较传统隧道式巴氏杀菌(1000kg/h)节约70%。
节水:瞬时杀菌无需水加热及冷却循环,每小时节水4-6吨,节水率达90%。
电力:停用隧道式巴氏杀菌机后,每小时可节约电力30kW。
酒损控制
破瓶率:传统巴氏杀菌破瓶率约0.8%,而瞬时杀菌法可降至0.1%以下,年减少酒损500-1000吨(按年产10万吨计)。
玻璃瓶回收:破瓶率降低可减少玻璃瓶损耗87-175万个/年,按0.2元/个计算,年节约成本17.4-35万元。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