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升精酿啤酒设备生产精酿啤酒如何提升啤酒的酒精含量。对于啤酒生产厂家而言,改善啤酒的酒精含量是非常关键的,今天澳门精准四码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生产啤酒时,如何提升啤酒的酒精含量吧。
在1000升精酿啤酒设备中提升酒精含量(通常指原麦汁浓度与发酵度共同作用的结果),需从原料配比、工艺优化、酵母管理三方面系统调整。以下为具体技术方案:
一、原料配比:提高可发酵糖含量
基础麦芽升级
增加淡色艾尔麦芽比例:将基础麦芽用量从常规的70%-80%提升至85%-90%,确保可发酵糖(麦芽糖、葡萄糖)总量。例如,生产12°P原麦汁时,淡色艾尔麦芽用量从100kg增至110kg。
添加酶解麦芽:按5%-10%比例加入酶解麦芽(如Dextrin Malt),其预处理工艺可分解复杂多糖为可发酵糖,实测可提升可发酵糖比例8%-12%。
辅料添加策略
糖类辅料:按总投料量5%-8%添加可发酵糖(如葡萄糖、玉米糖浆),直接提高酒精潜力。例如,添加5kg葡萄糖可使原麦汁浓度提升0.5°P。
淀粉类辅料:使用大米、玉米等辅料(占比≤15%),需配合外源酶(如淀粉酶)进行糖化,确保转化率≥90%。
麦汁浓度控制
目标设定:将原麦汁浓度(OG)从常规的10°P-12°P提升至14°P-16°P,为酒精生成提供更多底物。
糖化效率优化:通过延长糖化时间(60分钟→90分钟)或提高糖化温度(66℃→68℃),使可发酵糖提取率从85%提升至90%以上。
二、工艺优化:促进酵母代谢与糖分转化
发酵温度管理
主发酵期升温:在酵母活性高峰期(发酵第3-5天),将温度从常规的18℃-20℃提升至22℃-24℃,加速酵母代谢与糖分消耗。
后熟期控温:发酵后期(第7天起)逐步降温至0℃-4℃,促进酵母沉降与残糖分解,实测可提升表观发酵度(ADF)3%-5%。
充氧量调节
初始充氧:麦汁入罐后充氧至8ppm-10ppm(常规为6ppm-8ppm),增强酵母有氧呼吸能力,促进细胞增殖与酶系合成。
分阶段充氧:在发酵第24小时、48小时各补充0.5ppm氧气,维持酵母活性,避免因缺氧导致发酵停滞。
酵母接种优化
接种量提升:将酵母接种量从常规的6%-8%(体积比)增至10%-12%,缩短迟滞期,加速糖分消耗。例如,1000升麦汁接种量从60L增至100L。
酵母代次控制:使用第3-5代健康酵母,避免老酵母代谢能力下降导致的残糖过高。
三、酵母管理:强化代谢效率
酵母菌株选择
高酒精耐受菌株:选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变种(如US-05、S-33),其酒精耐受性可达8%-10%(v/v),适合生产高酒精度啤酒。
混合菌株发酵:按7:3比例混合高发酵度酵母与酯香型酵母,兼顾酒精生成与风味复杂度。
酵母营养补充
添加酵母营养盐:按0.2kg/1000升比例加入酵母营养盐(含锌、维生素B族),提升酵母代谢效率,实测可缩短发酵周期10%-15%。
补料发酵:在发酵第3天、第5天分别补加10%原麦汁量的糖浆,维持酵母活性,避免因糖分耗尽导致发酵提前终止。
发酵终点控制
残糖检测:使用密度计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监测残糖,当实际发酵度(RDF)达到理论值的95%以上时终止发酵。
冷贮处理:发酵结束后迅速降温至0℃,保持48小时,促进酵母沉降与残糖分解,降低终了残糖(FG)至1.008以下。
四、效果验证与风险控制
酒精度提升效果
通过上述调整,酒精含量(ABV)可从常规的4%-5%提升至6%-8%(如16°P原麦汁发酵后ABV可达7.2%)。
风味平衡:需控制辅料比例(糖类≤8%,淀粉类≤15%),避免甜腻感或酒精灼烧感。
风险控制措施
感染防控:严格清洗消毒设备(CIP清洗酸碱浓度≥2%,蒸汽灭菌121℃/30分钟),避免杂菌污染导致发酵异常。
压力管理:发酵罐配备安全阀(设定压力0.15MPa),防止高酒精度发酵产生的CO₂压力超标。
稳定性测试:成品酒需通过7天冷贮测试(0℃),观察是否有浑浊或沉淀,确保产品稳定性。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
澳门精准四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发酵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美丽的泉城济南,生产园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三唐工业园,公司始终致力于专业为客户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馏酒等领域内的项目咨询、工艺研发、应用化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售后维护等一站式服务,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中酿设备出口美国、加拿大、德国、巴西、澳大利亚、北欧、非洲、南美等多个和地区。